調查: 大中華區ETF增速持續領先全球 X
21/05/2025 14:33
<匯港通訊>    據布朗兄弟哈里曼銀行年度大中華區ETF投資者調查顯示,2025年,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在大中華區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在2024年亞太地區創紀錄的3470億美元總流入規模中,大中華區貢獻了71%。全球領先的ETF託管人和行政管理人布朗兄弟哈里曼銀行(BBH)進行了第八屆年度大中華區ETF投資者調查,結果顯示,在市場劇烈波動時期,投資者對具備下行保護功能的ETF(如緩衝型ETF)需求顯著上升。同時,區內資產配置者對主動型ETF的需求亦日益增加。

年度大中華區ETF投資者調查是BBH全球ETF投資者調查的一環,代表著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和台灣100名ETF機構投資者的意見,其中53%的受訪者管理超過10億美元資產,而在這些受訪者當中,29%在其投資組合中有50%以上的資產投資於ETF(全球比例為24%)。

「大中華區ETF市場的超常規增長彰顯了該市場的強勁實力與深度。隨著區域ETF市場日趨發展成熟,投資者正持續加大ETF配置力度。雖然本地ETF發行人在大中華區佔據主導地位,但國際ETF發行人亦具發展機遇。要在大中華區取得成功,國際ETF發行人需深入了解本地市場的特點。」BBH的亞洲區ETF服務總監Chris Pigott表示。

其中香港市場方面,稅務效率已成為投資者評估持有成本日益重要的考量因素。

香港是亞洲多元化程度最高的ETF市場之一,資金流動受到本地監管機構和交易所產品創新的推動。
雖然固定收益需求普遍上升,但香港尤為顯著,34%的配置者計劃投資該策略。

34%的投資者預計「美股七雄」的強勢表現將持續(高於大中華區整體的26%水平)。

稅務效率是香港ETF投資者最重要的考量因素(26%)。
 
布朗兄弟哈里曼銀行(BBH)是一家全球金融服務公司。 (SY)



本文所提供的任何資料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概不對這些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 、合時性或對基於這些資料而作出的任何決定負責。 而其他網站的轉載或翻譯,並不代表本網站推介或認可該等其他網站。 本網站不對該等其他網站的內容負責,亦未核實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