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調查顯示加徵關稅令下半年展望更趨審慎 X
09/07/2025 18:23
<匯港通訊>  渣打銀行與貿發局聯合公佈最新的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顯示,大灣區企業當前的營商表現在美國「解放日」關稅衝擊後仍具韌性,主要受惠於提前安排的訂單及生產活動。同時,企業在季內對未來展望持審慎態度,整體預期有所放緩但仍屬正面。

第二季「現狀」指數輕微下跌至53.1,較第一季的53.5略為回落。指數細項的分項表現印證提前安排訂單的說法,其中「生產/銷售」是八個主要子指數中表現最強的項目,不論是絕對值(57.1,為一年來最高)或變幅(+4.2點)均居首位。其他錄得增幅的子指數包括「固定資產投資」(+2.0點)、「利潤」(+1.1點)及「原材料庫存」(+0.1點)。

另一方面,「預期」指數由第一季的54.3下跌至第二季的52.0,為自2022年第四季以來最低水平,但仍高於50的中性水平。子指數普遍錄得跌幅,除「產能利用率」外,八個預期子指數中有七項錄得下跌。季內跌幅最大的分別是「融資規模」(-5.1點)、「成品/服務價格」(-4.8點)及「生產/銷售」(-2.6點)。

大灣區城市中,香港與廣州表現同樣錄得下跌。季內,香港錄得較大跌幅,「現狀」及「預期」分別下跌9.8點及10.5點,多少反映香港對外圍因素較敏感,以及本地消費疲弱。廣州的「現狀」及「預期」則分別下跌9.3點及6.3點。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關稅不確定性推動了大量訂單及生產在第二季度加快出貨,同時加速人工智能的發展。展望未來,調查結果顯示,在整體商業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尤其是關稅豁免期屆滿後的貿易政策發展,大灣區企業因此對下半年持更審慎態度。此外,香港今年第一季的經濟穩步擴張,考慮到外部相關的經濟活動對本地經濟佔比龐大,國際貿易及關稅政策去向對香港至關重要。 (BC)

#渣打 (BC)



本文所提供的任何資料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概不對這些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 、合時性或對基於這些資料而作出的任何決定負責。 而其他網站的轉載或翻譯,並不代表本網站推介或認可該等其他網站。 本網站不對該等其他網站的內容負責,亦未核實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