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局:商業地產市場面臨進一步阻力 惟信貸風險仍可控 X
29/09/2025 18:55
<匯港通訊>    據金管局公布《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指香港銀行業的風險和穩健性仍然保持穩健,不過全球貿易政策及本地經濟狀況相關的不明朗因素等下行風險因素,仍將對香港銀行業構成挑戰。

當局指出,部分行業表現疲弱,或對公司借貸人的還款能力施壓,零售放緩、加上利率、市場供求狀況等壓力,對受壓的商業房地產市場構成進一步的阻力。不過本港銀行資本和流動性穩健,亦有充足撥備,認為有足夠能力抵禦下行風險因素帶來的衝擊。

金管局早前公布第二季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為1.97%,較首季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惟較去年底上升1.96%。金管局指,近期特定分類貸款比率上升壓力,大致由商業房地產信貸帶動,因為市場面對包括利率和市場供求變化在內的多種因素的壓力,不過認為相關的銀行信貸風險仍屬可控。此外進出口行業面對貿易環境不明朗因素,而零售業的復蘇可能較預期需時更長,亦對相關企業借貸人帶來壓力。

外圍因素方面,貿易衝突加劇及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可能削弱全球增長前景,可能會逐漸影響美國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表現,上述不確定性亦促使全球投資者在全球市場分散投資組合,或加劇資產市場的波動,由此引發的資金流動已導致許多經濟體出現顯著的匯率波動,若趨勢持續,可能對未進行貨幣錯配對沖的銀行貸款公司借款人構成相當大的挑戰。

盈利表現方面,今年上半年零售銀行整體稅前經營溢利按年上升13.4%,盈利增長主要得益於外匯和衍生工具業務的收入,收費和佣金收入的增加,這抵銷了持有作交易的投資收入的減少。上半年整體銀行資產回報率,按年上升0.08個百分點至1.27%。

部分反映港元利率於回顧期內下跌,零售銀行的淨息差由2024年同期的1.51%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
1.47%。

由於今年5月銀行體系總結餘擴張,港元流動性轉趨寬鬆,導致短期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在上半年大幅下
跌。然而,隨着銀行體系總結餘在弱方兌換保證於6月下旬起至8月中被觸發後減少,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已自此開始回升。

在零售層面,零售銀行在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調低港元定期存款利率。鑑於批發及零售資金成本均有下降,綜合利率(零售銀行港元資金平均成本的衡量指標)下跌98個基點至2025年6月底的1.26%,惟其降幅少於香港銀行同業拆息的降幅。   (SY)

#金管局



本文所提供的任何資料只供參考之用。本網站概不對這些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 、合時性或對基於這些資料而作出的任何決定負責。 而其他網站的轉載或翻譯,並不代表本網站推介或認可該等其他網站。 本網站不對該等其他網站的內容負責,亦未核實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