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學術追求到啟迪年輕學者 國際知名數學家陳漢夫教授:成功靠苦幹 X
12/02/2025 17:20

香港2025年2月12日 /美通社/ -- 嶺南大學(嶺大)研究生院於今日(2月12日)舉辦「卓越研究的個人之旅」講座系列第二場分享,邀得嶺大學術暨教務副校長及林文贊科學計算講座教授陳漢夫教授主講題為「計算數學家的研究之道」,吸引約100名師生踴躍參與,現場討論氣氛熱烈。

         陳漢夫教授進行第二場「卓越研究的個人之旅」講座,啟迪年輕學者。

  
  

作為香港土生土長的世界頂尖數學家,陳漢夫教授在國際數學界聲譽卓著,曾發表約160篇期刊論文及三本數學著作,並自美國史丹福大學於2019年起公布「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以來一直上榜,在學術生涯領域及2023年度被引用學術文獻的數值與計算數學領域中,均位列全港第二。他與在場師生分享自己在學術生涯中其中一個最廣為引用的著名研究?「解構Toeplitz矩陣系統的最快方法」,該突破性演算法大大加快了處理圖片雜訊的效率,有關技術已成功應用於太空及醫學影像領域,改善天文望遠鏡及醫療設備的影像清晰度。

  

陳教授在講座中表示,近年他成功與歐洲的研究團隊開發出新的算法,可以協助歐洲南方天文台望遠鏡去除影像中的模糊,提升影像質量,在拍攝遙遠及暗弱星體時能保持高清晰度。此外,陳教授亦表示正與美國的研究團隊合作,開發出嶄新的演算法來監測土地表面的變化,協助檢測秘魯亞馬遜雨林中的非法採礦活動。

  

在國際數理科學領域貢獻良多,陳教授強調,能夠實現突破性的創新研究並非偶然,並引用愛迪生的經典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Genius is 1% inspiration and 99% perspiration);以及愛因斯坦的語錄:「不是我很聰明,只是我面對問題的時間更久」(It's not that I'm so smart; it's just that I stay with problems longer),他勉勵在場年輕學者:「成功須苦幹」。

  

陳教授向師生提出三個關鍵的研究原則:深度?即對研究題目要有深入理解;廣度?即廣泛探索並接納新想法;以及高度?即在競爭激烈的研究環境中堅持追求卓越。陳教授表示:「態度決定高度。志存高遠,就不會輕易失敗。我希望年輕學者能夠積極主導自己的研究旅程,將挑戰與失敗視?學習過程的一部分,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裝備自己,對所專注的領域作出有意義的貢獻。」

  

觀眾在講座後積極參與討論,與陳教授探討計算方法在跨學科研究中的應用、在不熟悉領域展開研究的策略,以及數學領域的未來發展等主要議題,現場交流氣氛熱烈。陳教授的見解促進了與觀眾之間的深入交流,啟發多方面思考,深化學術界的互動與對話。

  

博士生BLANCO LIVERA Everardo先生表示:「陳教授的講座對我的博士生涯和未來發展非常有幫助。他的見解源自於他在高等教育領域累積的學術和行政專業知識,對於希望從事學術導向職業的研究生來說,極具價值。作為嶺大的國際博士生,我認為深入理解並遵循陳教授由經驗累積、富啟發性的建議至關重要,包括對新觀念和文化保持開放、在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時堅持不懈、適應變化、學習透過清晰的寫作和演講推廣自己,以及在學術和生活中始終設立高目標。」

  

「卓越研究的個人之旅」講座系列於每月舉辦一次,並邀得大學管理層及傑出學者分享科研心得與觀點,旨在建立一個交流平台,讓博士生及青年學者有機會與頂尖學者就如何進行卓越研究深入交流。

  

下一場講座將於3月6日舉行,邀得嶺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及唐天燊機器學習講座教授姚新教授主講「學術品味的探索與培養」,分享如何培養科研「品味」,以及在學術文獻論述、問題定義等研究上的心得。

  

有關更多講座的詳細資訊,請瀏覽:A Personal Perspective on Doing Good Research Seminar Series。




Infocast Limited and its information providers endeavou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but do not guarantee its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nd accept no liability (whether in tort or contract or otherwis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any inaccuracies or omissions.